近年來,陜汽深耕海外合作模式。如今,其已從一般貿易延伸到SKD/ CKD組裝、技術轉讓。事實上,陜汽的海外戰略也已經發展到全面本地化。
作為西部唯一一家重型卡車生產企業,陜汽集團近年來一直通過加碼新能源汽車,發力海外市場,擴大其重型卡車的版圖。
雖然受到俄羅斯等石油經濟體市場急劇收縮,以及天然氣重型卡車產業陷入低谷的影響,但是陜汽公開數據顯示,陜汽重卡1~4月份銷量3.11萬輛,同比增長15%,市場占有率達14.5%,銷量企穩上升。
事實上,作為天然氣重卡市場排名第一的企業,陜汽集團近年來一直在多個新能源重卡方面持續發力,并持續加大研發。記者了解到,在上述背景下,陜汽今年仍計劃投入0.5億~1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研發。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陜汽集團繼續深耕國際合作模式,逐漸加大海外市場份額。陜西重型汽車進出口公司(陜汽集團旗下控股公司)總經理田超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陜汽的目標是海外銷售占到陜汽重卡份額的三分之一。”
作為國內重型卡車的重要企業,陜汽重卡1~4月以15%的增長率,穩居國內市場占有率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陜汽近年來一直將另一個拓展中心放在新能源汽車上。
陜汽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陜汽在新能源方面,計劃投入研發資金5000萬元至1億元。而在細分領域,由旗下陜汽通家生產純電動微車1萬輛,寶雞華山純電動輕卡3000輛,西安金龍柴-電混合大中型客車2000輛,陜重汽純電動、天然氣、甲醇、二甲醚重卡1萬輛。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陜汽的研發已經分散在新能源汽車的各個領域。
陜汽集團負責新能源業務的副總經理劉璽斌向記者介紹,陜汽一季度成功中標西安公交488輛大中型新能源客車并 順利交付使用,加之其他城市用車市場,這一數據全年有望突破原定的2000輛,達到3000輛,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到15億元。此外,在港口新能源汽車 方面,陜汽首創的插電式混動碼頭牽引車,近期也將亮相上海港。
劉璽斌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應用領域,除了城市園林、環衛、吸塵、噴霧、垃圾車、灑水車、物流等城市用車領域。我判斷,空港和海港等港口是未來(新能源)重卡新的增長點。”
陜汽同時也是國內首家研究開發甲醇燃料重型卡車和微型汽車的企業,被工信部列為甲醇汽車示范推廣重點企業。
盡管如此,曾經輝煌一時的天然氣重卡如今不得不面臨一定的困局。
陜汽集團披露的數據顯示,2014年,陜汽天然氣重卡一度達到峰值,創造了1.5萬輛的銷售佳績,市場占有率42%,這一成績遠超當年排名第二的中國重汽,甚至超過了今年陜汽全系新能源重卡的銷售計劃。但此后由于柴油價格持續下跌,天然氣重卡的性價比優勢逐漸喪 失。雖然在這一細分領域,陜汽仍占據領先地位,但總銷量有一定的收縮。
近年來深耕海外合作模式
記者注意到,陜汽重卡海外銷售市場由成立于2006年的陜西重型汽車進出口公司運作。成立10年來,陜汽SHACMAN重卡品牌在國際市場的保有量已經超10萬輛,成為中國重卡出口第一位。
目前,陜汽所有的汽車產品,出口市場覆蓋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陜汽還在海外設有子公司3家,海外辦事處37家,海外4S店24家,海外服務網點310個,一級經銷商70余家,配件庫覆蓋主銷區域,數量和質量均居于領先地位。
“高峰時期,我們在俄羅斯市場銷售將近1萬輛。”陜西重型汽車進出口公司總經理田超坦誠。
值得注意的是,陜汽海外市場一度依賴俄羅斯等石油經濟體,但近兩年,因石油經濟急劇下滑,盧布大貶值,俄羅斯市場需求萎縮,出口業務遭遇一定下滑。陜汽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整個陜汽海外市場銷售僅為8000輛車。
“貿易壁壘是出口業務的另一阻礙。”田超告訴記者,汽車出口貿易是簡單的買賣行為,經銷商所能帶來的收益也只限于單車銷售利潤,如果遇到貿易壁壘,經銷商和廠家都會束手無策。
與多數有意于海外市場的公司一樣,陜汽也一直努力通過生產本地化來規避貿易壁壘。
陜汽方面認為,生產本地化能有效規避貿易壁壘,創造產業鏈價值,形成后市場服務與配件的獨特優勢,也能為當地帶來社會就業和稅收紅利,促進當地汽車工業的發展。
陜汽近年來深耕海外合作模式,從一般貿易如今已延伸到SKD/CKD組裝、技術轉讓,事實上,陜汽的海外戰略也已經發展到全面本地化。
記者了解到,目前,陜汽本地化生產項目已覆蓋非洲、中東、東南亞、東歐獨聯體、中南美區域。在埃塞俄比亞、伊朗、南非、哈薩克斯坦、尼日利亞、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實現了本地化生產。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一帶一路”催生的陜企出海風也為陜汽帶來了新的契機。
田超介紹,未來幾年,陜汽國際市場將以國家推出的“一帶一路”和孟中印緬、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等一批重大支撐項目為契機,不斷推進本土化合作項目向深度和廣度發展,通過產品的融入和扎實的海外運作形成覆蓋南北非洲、東南亞、中亞、中東和中南美的本地化戰略布局,由產品輸出向技術輸出和資本輸出轉變。
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專汽網[m.738928.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專汽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專汽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專汽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專汽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刪除。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3、同時為給讀者帶來更豐富的資源信息,專汽網從即日起誠征好稿,投稿郵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