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中山市教體局獲悉,該局的“規范管控校車行駛路線填報,實現自動生成路線圖功能”及“推進公益性幼兒園審批政策改革”兩個項目入選市政務服務“微改革、微創新”精品項目,并獲得5.32萬元資金扶持。其中校車使用許可通過網上并聯審批,將流程從以往的3個月壓縮至10個工作日,這也是首個改革的市政府審批項目。
根據中山市車管所數據反映,全市約有1000輛左右校車,而且校車持有量每年還在增加。2015年1月,市教體局的審批窗口入駐市行政服務中心,在校車使用許可審批流程中遇到了審批時間長、提交材料份數多兩大問題。因為校車使用許可審批需要市教體局、交通局、交警逐個初審,市教體局提審查意見后報市政府,市政府審批后將結果轉教體局,教體局再將結果轉交警核發校車標牌。需要交一式三份的紙質申請材料。
教體局審批服務辦副主任唐永辛說,這個審批過程讓群眾覺得“既慢又煩”。“特別是線路填報容易出錯,修改后又需重新打印提交資料。例如去年神灣鎮一所學校申請校車使用許可,辦事人員先跑來前臺咨詢并帶回辦事所需要的一些材料詳細清單,但回去填寫因不熟悉校車線路圖,填寫有誤,又要回去改資料和重新蓋章。”
為了方便群眾辦事,中山市教體局與中山市交通局、交警一起研究審批流程的優化方案,建立網上并聯審批平臺。申請人在前期不需提交紙質資料,而是在網上填寫申請,將原紙質資料轉換成信息、圖片、文件等上傳;收到網上申請后,教體局、交通局、交警等職能部門可在平臺上各自對網上信息進行全面審查;依托平臺,市政府也能夠清晰明了地看到申請人的校車使用許可信息,還可以根據職能部門的初審意見放心審批;最后平臺發送短信通知通過審核的申請人,此時才來窗口提交統一的紙質材料,并申領校車標牌。
以往要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流程壓縮至10個工作日內完成,“其實質是借助了信息技術的力量,實現職能部門間數據共享,以此來提高審核效率,減少群眾跑部門的麻煩。”唐永辛說。
目前中山市已有907輛/次校車通過網上并聯審批。今后中山市教體局的審批辦還計劃進一步完善校車線路自動生成路線圖功能,簡便申請人填寫和減少交通部門的審核壓力。
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專汽網[m.738928.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專汽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專汽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專汽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專汽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刪除。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3、同時為給讀者帶來更豐富的資源信息,專汽網從即日起誠征好稿,投稿郵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