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是最好的佐證。“2021年,徐工新能源汽車預定銷量1200輛,1-11月銷量1400輛,提前完成指標,全年實際銷量約1700輛。2022年,新能源市場將持續火熱,我們預定銷量目標接近5000輛。”面對這樣的銷量目標,徐工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技術中心主任莊明興表示,既有挑戰,又充滿信心,“徐工新能源商用車布局前瞻,行業技術、資源與渠道資源積累優勢明顯,在助力國家‘雙碳’戰略發展的同時,有信心完成全年銷量任務。”
多管齊下,鑄就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早于2016年,徐工新能源汽車便作為集團重點布局的全資子公司成立,專業從事新能源車輛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的整車生產公司,重點布局新能源重卡。莊明興告訴記者,在新能源重卡領域,徐工新能源擁有全產品型譜、最強研發能力和最優電動化解決方案。目前產品包括輕/中卡、渣土車、牽引車、自卸車、攪拌車、礦卡六大品系。
歷經三年技術研究和樣車、試制實驗等技術淬煉。“徐工擁有國內首臺智能化牽引車、首臺氫能源牽引車與自卸車、首臺換電攪拌車、首臺L3級無人駕駛礦車。徐州換電一號站是國內第一個大批量運行的換電站。2020年,我們提出了重卡換電模式,舉辦了國內首批換電重卡的全球首播,當時央視《經濟半小時》對我們做了一個專題報道。”
莊明興認為,在研發團隊方面,徐工新能源研發團隊擁有三百多人,結合在車身底盤方面的傳統優勢,專攻三電技術與車身底盤研究,具有電池、電機和電控三大實驗室,整車綜合路況試驗場面積達870畝,再加上嚴苛的產品質量把控體系,市場競爭力不言而喻。
眾所周知,換電重卡的短板和瓶頸主要體現在換電站投入成本較高、場地較固定、換電站落地痛點等方面。“對此,我們建立了可服務300多臺車的綜合補能中心,利用光電、風電等充電,集儲能、充電、換電功能于一體。”莊明興表示,綜合補能中心配合換電運輸車、易遷換電站、搶險救援車和多功能電池運輸車,可實現中心開放式換電布局,解決城市規劃和換電站建站拿地難等痛點。
售后服務到位,為行業客戶提供全場景解決方案
“2021年新能源重卡試產增勢顯著,徐工得益于前期的技術積累與創新銷售模式,有效抓住了市場訂單。目前,徐工重卡在牽引車、自卸車與攪拌車的市場份額占比較大,這些產品60%以上是換電重卡。”在莊明興看來,徐工在全國售后網點有七個大區,每個大區有產品服務經理和服務站雙層服務模式,再加上產品、區域雙維度穿插,全方位保證了售后服務的及時率和滿意度。
“我們每季度會做一次客戶問卷調查表調查,服務及時率與備件滿足率均達到98%左右,客戶滿意率在95%以上。”莊明興認為,作為國內商用車行業的重要梯隊成員,徐工汽車正在打造全場景的整體化解決方案,新能源產品主要覆蓋四個大應用場景,涵蓋城市建設、市政防衛、礦山施工和公路物流等44個場景的全產品、全覆蓋。
在城市建設方面,徐工新能源尤其是渣土自卸車布局較早。“2019年在深圳一次性投放1200多臺的新能源重卡。在市政環衛方面,我們主要以生產和供應底盤為主,能夠為用戶提供垃圾運輸、抑塵、灑水、洗掃等功能的成套產品。”莊明興介紹,在礦山施工方面,徐工一直穩居行業前三位,寬窄體純電動和混動礦卡受到市場青睞。在公路物流方面,徐工擁有充換電牽引車和氫燃料牽引車、自卸車,產品種類齊全。其中,充換電牽引車分輕量化版、標載版和超重載版,從49噸到85噸、120噸全系列產品齊全,場區內或者封閉場景運輸,可以實現百噸王牽引車的供應。
再結合徐工在挖機、鏟運、吊車等工程機械方面的優勢,以及徐工智能智慧云平臺系統、徐工金融、徐工換電站等,能夠為行業客戶提供任何一個場景的整體化解決方案。
徐工新能源堅持技術“三縱三橫”的技術發展路線,在純電動、氫燃料、混合動力同步推進,目前具有皮卡、運輸、牽引車、礦卡、環衛車、城市渣土車、混凝土攪拌車,目前大約50多種型號產品。
“2021年徐工研制出約30款車,以牽引自卸居多。同時推出了氫燃料牽引車與自卸車,2021年全年銷售掛牌的氫燃料牽引車500多臺,徐工占約100臺。正在研發的氫燃料攪拌車預計今年第一季度面市。”莊明興表示,徐工礦卡在混合動力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后續會加強在該領域的全面布局。
徐工集團前身隸屬于八路軍魯南兵工廠,擁有78年行業發展歷史,目前集團年營收2000多億。徐工汽車一直都是集團的重要戰略支撐板塊,四大工藝齊全,一直都是國內最大的重卡單體工廠,也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工廠之一。
客觀而言,徐工新能源商用車在行業亦占據著重要位置。2022年,徐工新能源是否能夠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答案不妨交給市場。
+
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專汽網[m.738928.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專汽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專汽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專汽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專汽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刪除。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3、同時為給讀者帶來更豐富的資源信息,專汽網從即日起誠征好稿,投稿郵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